蚌埠今年前8月与沪苏浙地区签约项目76个 协议总投资363.65亿元

  • 来源:蚌埠新闻网
  • 2021-09-23 16:00:36
分享到:
  • 收藏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借着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等大会的盛势,蚌埠正抢抓机遇、承接转移,奋楫扬帆、破浪前行。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1至8月,蚌埠与沪苏浙地区签约项目76个,协议总投资363.65亿元,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蚌埠的产业布局好、营商环境好、政策条件好,特别是上下游配套十分完善,我们已经把原先在浙江的整个总部,包括生产、研发、销售等,全部转移到了蚌埠。”安徽奥普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为一汽、二汽、长安、比亚迪、江淮等国内各大主机厂配套。谈到企业的“整体转移”,企业总经理戴国建说,受制于用地、用工等各种条件,公司早就有将部分产能向外转移的需求,在经过上下游企业介绍来到蚌埠后,自己对蚌埠的发展环境和未来潜力十分满意,决定整体迁到蚌埠这个发展空间更大的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承接产业转移,蚌埠先试先行。作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去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4项政策措施,专项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后,我市第一时间印发了《贯彻落实〈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对每项政策措施逐一明确牵头责任单位,加紧督促并衔接政策落实见效。今年,我市又启动编制《蚌埠市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以高新区为试验区,辐射引领经开区、淮上经济开发区、怀远经济开发区、五河经济开发区、固镇经济开发区等5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其他产业集聚区的“1+5+N”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格局。同时,在全省率先印发《蚌埠市推动“区块链接”加快与长三角对接合作工作方案》,在梳理市委市政府、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和开发区与沪苏浙已建立的合作关系基础上,建立全市与沪苏浙合作事项动态台账,目前全市已建立合作事项47个、在谈18个、谋划26个。

台、抓机遇、促发展。高标准的顶层设计更需要高规格的台载体。今年7月,一场新材料领域的盛会——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举行。以会为媒,蚌埠群贤毕至,客商云集。大会共计签约项目164个,合计投资总额1000.83亿元。其中我市签约项目145个,投资总额938.53亿元。大会之后,蚌埠的知名度美誉度也因会而升,“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成了吸引投资者来蚌投资兴业的一张金字招牌。

一场盛会,吸引千亿投资;双招双引,引来百强企业。在打造大会台的同时,蚌埠还主动走出去招商,积极寻找需要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不仅在全市选拔优秀干部组建了北京、上海、深圳3个驻外招商工作组,还高规格组建了蚌埠市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招商总队,组建了21个市直招商小分队,迈出了双招双引的大步伐。

在内外联动下,一批企业纷纷来蚌投资。阿里巴巴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凯盛科技集团、正大集团、龙浩集团、安徽建工集团、安徽旅游集团、康宁公司、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安徽中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安徽石油分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等在全国全省行业内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大企业大公司频频来到蚌埠,洽谈共赢合作。

推进区域合作,才能更好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今年3月起,市党政代表团陆续赴金华、杭州、南京考察学,借鉴沪苏浙核心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争取更多项目来蚌发展。全市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合作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沪苏浙城区对口合作,目前已与沪苏浙县区签订9项合作协议。全市各类园区立足基础条件、环境容量及产业合作现状,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条件、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着力推进与沪苏浙园区对口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格局。

目前,我市已成立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皖北分中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蚌埠分中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蚌埠基地等,高新区作为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链分工,加入了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

台愈多、资源愈多、机遇愈多。当前,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等即将召开,我市将以此为契机,乘风借势,破浪前行,积极主动做好主导产业链强链补链、重大项目招引储备等工作,为加快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作出蚌埠应有贡献。(作者:顾楷)

标签: 蚌埠 前8月 沪苏浙地区 签约项目 总投资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