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56万亩 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7万元

  •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 2021-09-26 16:48:49
分享到:
  • 收藏

“我现在的收入是3年前的18倍还多”“村里旅游业发展起来了,不用再为就业岗位困扰”……年来,甘肃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农业农村经济也呈现“稳中提质、接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56万亩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我省千方百计“稳粮”“保供”。面对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全力开展早稻抢收抢烘、晚稻抢插抢种、秋杂粮改种补种“三大行动”,全省粮食总产达到432.8亿斤,大灾之年实现增产1.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我省在全国首创“三变、三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每年筹措90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56万亩,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创新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农产品加工“七大行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63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

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为加快打造宜居乡村,我省整治环境“美村”,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71个县实现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提前两年、在中部地区第一个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国检验收;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09%,建成村庄污水处理设施5778座,65%的村组完成“七改三网”整治建设;创新搭建“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台,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为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我省攻坚克难“禁渔”,长江干流、鄱阳湖以及3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提前1年全面禁捕退捕,渔船处置完成率、渔民退捕率、适龄渔民参保率均提前达到100%,适龄渔民就业率99%,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国家2020年度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81元

“金秋时节,蜜柚飘香。”在赣州市上犹县东山镇万亩三红蜜柚基地的果园里,蜜柚挂满枝头。2013年,当地通过土地流转在东山镇的丘陵地带建起了这片蜜柚基地,今年已是丰产期的第四个年头。周边农民通过在基地工作,年工资收入就有2万多元,为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

据省农业农村厅信息,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1949年的60元增加到2020年的16981元,增长了280多倍。(文/ 高译丹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佳慧)

标签: 甘肃 累计建成 高标准农田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享到:


精彩推送

精彩要闻